iPhone, MySpace, Facebook Race To Micropayments In 2009

轉自techCrunch

廣泛的定義應用程式平台,就像是現在的facebook
提供的平台一樣,第一次發表在2007年
發展至今已有數十萬個應用程式
myspace大部分依靠的是google的opensocial平台
有4500個應用程式已經發行
以及2.11億個安裝次數
在iphone僅僅在2008.7發表app store
係在已經超過3000個應用程式,並且超過3億次的下載

應用程式平台成為pc市場主流
andriod現在成為netbook的主力軍
我們深信蘋果會計畫實現更強大的ipod銜接他們的app store平台
這並不難想像,為什麼微軟會直接將軟體從遠端更新的政策

現況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沒有直接讓使用者付費的平台,稱之為micropayments

今天在各種社群網站的應用程式開發者
能夠透過廣告,利用微薄的cpms創造利潤
在iphone的開發者則透過應用程式下載次數來收費

兩者間找到一個方法能替軟體業賺些金額
但第三肢腳已經悄悄伸入
spare change(由paypal支援)
社群金幣、zong以及其他服務,讓使用者把金錢帶到虛擬世界裡
這項應用程式有點像mob wars要蒐集每個月從mircopayment產值超過100萬的商機

全部的第三方服務業者承諾將把micropayment直接倒物他們系統
facebook宣稱這像產品將在九月發行,至今音訊全無
這項產品隨著時間的壓迫越來越重要
而myspace宣稱他們的產品在2008.11發行,一樣的尚未實現

我猜測兩大社群業者為什麼至今無法實現的原因
這是見麻煩頭痛的事情-詐欺、退款以及安全的議題牽扯到真實金額的收費以及可靠度
複製paypal的主要架構並不事件聰明的方式

兩者間的第三方合作者,可以提供驗證的機制,所以可以將問題丟給其他業者
不會影響到本身的結構問題,則業者能從中獲取利益

蘋果雖然擁有自己的一套系統,是透過他們的架構-iTune
額外增加付費的服務對他們來說,並不事件難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Are you speaking Chinese?!

What's Research?

Taiwan Wenzao English Debate Workship 4th(2/3-2/10) fin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