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軟體競賽in中央(下)

很快的決賽日的到來,專業的中央帶著冰冷以及沉靜,位居半山腰但校園充滿著運動的老人,看來是個地靈人傑的地方(好像毫無相關);遠遠的工程五館在校園的盡頭,門口專業的擺設已經改變對官方網站設計的反感,沉靜的會場有滿滿的人潮,除了擺設及準備報告外,多了白目兩人組,穿插在攤位之中,除了探聽各組的idea之外,同時利用包裝的假自信嚇唬別人。



接近正午才輪到我們的報告,就像口試一樣,評審應該腦袋在思考中午要吃什麼吧!這是一個危機也是一個轉機。

近門才得知時間更加縮短為八分鐘,有些遺憾也有些挑戰,這代表嘴巴的速度必須乘上1.25,通常這種類型的比賽報告,會是正經到一種極致的表現,冷冷的說著稿子,搭配著沉穩的手勢,當然內容的可看度是不可懷疑的,但不太安靜的自己想要打破這一切,老實說從參加比賽一開始就在等待這一刻,如何說服評審認同我們的產品,不斷的包裝再包裝,扯東扯西同時帶著合理的關連性,這份ppt耗費我三天的生命,所以這八分鐘我要讓評審們清醒起來,這也是創造印象分數的技倆之一。



上午的報告完緊接著下午的DEMO,前一天並沒有睡好,呈現半恍神的狀態,三場DEMO場場激烈的攻防戰如同辯論一樣,吸乾我的思考空間;評審們銳利的論點以及眼光,再再打擊團隊們的氣勢,我也陷入了短暫的低潮情緒,心力交瘁再加上疲勞,導致短暫的思考停滯,似乎不能放任這樣下去,馬上擺脫惡性思維,重新整理每位評審給予的問題指導,再次畫出金字塔的論點架構,思考為什麼能夠贏得這次的十萬元,於是提出了三個關鍵,第一個是創新,第二則是實踐度,最後則是立基點,再次利用此架構去說服剩下的評審。

努力的背後其實被獎項所利誘,在節目的尾聲頒發的"最佳注目獎",被喜歡假設的自己將它定義為"大會的MVP",奮不顧身的讓自己很high,連MV的影片都是linkin park的曲風,結果發現這個獎項就是所謂的參加獎。



這次比賽學到什麼,這個問題一直等待評審脫口詢問(當然最後還是沒有問)。就以我來說,在技術面上,學會利用C#開發手機程式,也明白簡訊的運作原理;專案管理則學會軟體工程那套時程規畫,以及人力分配等等,最重要的還是如何讓團隊更有效率的完成任務,這部分我還是個新手;團隊面中,成為一個領導者是一個目標,卻不知背後需要的能力以及付出,當位居在此,才明白死胡同的真面目,也因為了解認知中的好,才明白其差距的遙遠,才覺得其難度之高深;最後在思考面上,更認真的思考創意這門東西,如何做出有意義的創新,就是需要了解人性的需求,再給予量身打造,而不是隨性的衝動,就做出隨興的作品。

總之利用比賽學經驗,是目前體驗中最有效的一種,所謂打魔王經驗高的道理是一樣的。

留言

q012314表示…
聽起來好專業的感覺一ˇ一
完全聽沒XD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Are you speaking Chinese?!

What's Research?

Taiwan Wenzao English Debate Workship 4th(2/3-2/10) fin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