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ivorous


今天早上看了這篇文章(先生,你是草食男嗎?)有感而發寫了這篇文章:草食男這詞是這半年左右人家才告訴我的新名詞,如果要更了解這個字的意思可以到神奇的wiki去找找。


剛聽到這個名詞就跟剛聽到"奧客"這個字一樣天真,以為只是形容"奧地利"來的客人,當然草食男這詞也自以為是個不賴的修辭。很快的就知道我想法是錯的。簡單來說就是攻擊慾望很低,只喜歡低頭吃著自己的草,這好反應了對生活大而化之的看法。而攻擊性低主要的原因在於,不堅持男子氣概,凡事只求公平。對我來說真正的公平是心目中的理想,不論在任何場合都希望大家開開心心的就夠了。而儒家思想成為鞭策自己的教條,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凡是別人都沒有錯,只是自己沒做好罷了,如此袒蕩蕩的心態連自己都快受不了= =總之對於能力的提升總是毫不拒絕,就算很蠢很難很痛苦,還是會傻傻的點頭,傻傻的受苦。


說了那麼多理想的人格,無疑是想包裝自己,好讓市場價值如台積電般直直攀升。但在這邊我假設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我不是草食男?那會變得怎樣?"這是一個有趣的逆向思維,以下分做幾個面相來做探討及比較:


個性上,每次出擊進攻,力求精準到位,毫不保留的率直,連路人甲都知道我想要做什麼,浪漫到不行的風格,將市場範圍擴張到高齡婦女;也可能像是個情場老手,隻字片語都散發出無限的想像空間,健談、浪漫的標籤將重新定義在這個人身上。


外表上,可能開始蓄鬍,讓自己看起來更具男性化,並隨時注意儀容以保持100分的狀態,頭髮的角度像是被精密計算後的黃金比例,always就是那個樣貌,有95%的信賴度它是ok的,在六個表準差之內。桌上的論文變成MAN's uno、BANG、smart MAX(這跟我大二的狀況很像),仔細研讀每位model搭配的規則,幻想著搭配的樣子,試圖滿足一場虛擬購物的喜悅,很顯然的我掉入了出版商與店家的計謀。 
時間上,必須與異性分攤,不時的慰問只是基本款,大活動小活動,只要是休假的時間,就必須切割出一段創造親密的時間,也許這會讓自己更快把事情做完,接著投入溫暖的懷抱。
當然最常見的現象就是跟哥們的時間變少了,當然這不是絕對,我只是把大學的所見所聞有所複製而已。


研究生活上,每天開始在網路上搜尋獵物x機會,包圍在msn及電話訊息之中,想著晚上要去哪邊玩樂,也可能在報告時在深沈的思索著,如何給別人更不一樣的驚喜;當然論文這種東西就是隨便看看,能夠唬過boss就好;老師丟的問題也不用盡力去做,有在動就好;乾脆實驗室也不用去了,因為活動滿檔到"三過研究室門口而不入"。


碩士口試時,當然還是很緊張,因為這是一個莫非定律:"就算再充分的準備,也是會被問倒!",但如果boss看你昏睡在灑滿paper的桌上,口水不小心滴破了畫滿筆跡的文章時,可能會一時心軟而少問幾個問題吧。
 
如果是這樣的生活,你願意改變嗎?重新省視、比較之後得到了一個答案,未來的是還是未來再說,一下子改變太多,不舒服的還是周遭的朋友,所以...我依舊是個好好先生。




ps:以上揣測只是個人的小小幻想,就當作是一則笑話來看待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Are you speaking Chinese?!

What's Research?

Taiwan Wenzao English Debate Workship 4th(2/3-2/10) fin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