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iful


人種多樣性是個不可否定的事實,然而明白事實的背後在於能夠接納多樣性的胸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倒是挺不直覺的。因為人都會有群聚的習慣,找相同屬性的人,聊相同的話題,為相同的事情興奮,前提就赤裸裸的呈現了自身的偏見。所以我們會選擇拒絕無關的事物、無趣的話題以及不順耳的意見。


所以每個人都在做對的事情,只是方向不同罷了!基於這個思維,我成了理想派思想者(也就是好好先生),就不會妄下定論任何一件事情是件"蠢事"。


隨著年齡增長,接觸的人也就越多,有更多的資料及經驗能比較彼此的差異點:有些人心思細膩,而有些人作風大膽,有些則是天馬行空,還有些人是徹底的執行者。


而我比較偏好作風大膽,可能是天生叛逆的基因作祟,對套牢的感覺非常不適,極力擺脫世俗既定的規則,雖然時而為了反對而反對,但學會看場面說話是上研究所學會的重要技能之一,就是包裝藝術。但這也是缺點,可能無法透過反覆來得到累積。


最近在思考為什麼會喜歡即時性的辯論比賽,有可能是先天上臨場反應的不足,因此想要扭轉,反倒成了另外一種興趣,下面是我詮釋這類型活動的意義:﹝一場競爭中夾帶著明確目標及絕對臨場反應,享受大量未知帶來的恐懼,直到最後,發現一切都可以被征服之後,又走向另一個更未知的競爭。﹞


PS: 不過最近倒是挺安逸樂道的。懇親照隨後附上。

留言

Sophia表示…
Perhaps you try to find how much potential you

have.If you did it more confidence in you. On

the other side, if you failed and then you got

more experiences. Just do it!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Are you speaking Chinese?!

What's Research?

Taiwan Wenzao English Debate Workship 4th(2/3-2/10) fin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