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way


不同時間點不同的人給予我不同的建議,有些人推薦我讀博士班,因為熱愛創新的自己恐怕不能適應業界;有人推薦我當sales,因為我喜歡創造精采的報告。未來的選擇終究回到自己身上,別人的意見只是根據片面行為造就的參考點,在思考到底要做什麼之前,先問問自己為什麼會有多頭馬車的現況?「做什麼像什麼」是個人核心價值,如果路子決定了,就要做到與眾不同,也就是說,今天是研究生的身分,那就要做一個專業的研究生,在自己專研的領域上傲視群雄;又好比今天是演講者,就要在台上熱血激昂的服務每位台下的觀眾,至少別做空洞的言談,浪費彼此的時間。

能夠預知未來做什麼的人是幸福的,如果無法預測,就好好做現在的你,如同payeasy的廣告台詞:「自己認為最好,才是最好」

PS:這個理論可以套到碩論上,要先能夠催眠自己那是最好的論文,才能催眠boss,進而催眠口試委員。

 

留言

egg寫道…
其實我覺得

哈哈哈

你有沒有看過食破天驚...我覺得你滿像富林的~!哈!

你可以放輕鬆點~想簡單點就好!呵呵!!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Are you speaking Chinese?!

What's Research?

Taiwan Wenzao English Debate Workship 4th(2/3-2/10) fin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