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3, 2009的文章

what's next?

上過徐老師的人際關係導論,不可不知的人類成長模型(好像不是這個名詞),簡單來說分成四個部分,從大家都不好(悲觀)、你們好我不好(自卑)、我好你們不好(自大)、大家都好(樂觀)。 小時候認知的自己,用黃安的新鴛鴦蝴蝶夢,一語道破當時認知的世界,人生就是一場夢,而我是這場夢的主角,任何事情都需要通夠我的決策,山大王的心態藏匿在金牛座固執且自我的內心當中。 求學的階段仔細回想起來,說好聽點是處於內斂的狀態,默默不語的活在自我生活圈內,有些孤僻,但帶點自我宅味風格,說到這裡不禁深深懷疑是否從這裡開始,就註定我成為工程師的命運。 安逸且放盪的生活延續到了大三下學期,專題製作是一個明顯的轉捩點,再次運用內心那股執著且衝動的決策模式,把自己拋向傳最嚴苛的專題命運,如同高職準備考試時的心態-背水一戰,痛快的把最後一個寒假玩的徹底,接著發憤圖強的拼聯考,就是這個氣魄,讓我當年聯考成績不錯,正所謂切的撤徹底底乾乾淨淨。 而專題的這一年,有些制式也有些苦悶,訓練成工作上的強者,自視甚高的俯瞰掌握在手的能力,對於能力不及者給予最強烈的鄙視,我已經陷入了惡性競爭的迴圈而開始痛苦不已。這樣的狀況困惑了我半年之久,直到推薦甄試落選的夢醒時分,我開始思考這種態度的對與錯。 在大學的最後半年不知道吃了什麼藥,也許是受到某些打擊,總之人生需要改變,總需要一些強大的動力來驅使;毅然決然的將內心中的思維模式倒向,變成毫無包袱的決策,靠著一股衝動讓視野展開,而靠著另一份固執,讓每次受傷的自己快速復原,原本一向冷淡的自己,開始對周遭的任何事物產生興趣;俗話說的好,興趣乃是前進的最佳能量,直到現在還是如此。 整體概括成長歷程,從小時候的悲觀態度,到求學階段的自卑表現,到求學階段中期的狂妄自大,到最後的樂觀其成一路走來似乎都尋覓著一條線路,也就是心理學家設定好的成長模型,有些慶幸也有些感嘆,慶幸在我還是到了終點,而感嘆於知識的相見恨晚;而現在想要將變化的重要關鍵傳承,但經驗只可體會不可言傳,因此希望把這條路變得清晰,讓後人通過這場試驗可以更加明白到底意義何在。 在思考過去的同時,對未來的展望也稍加筆觸;現在是碩士的階段,獨立思考模式在此大量灌輸學習,少了些團隊合作侍衛了培訓獨自解決問題的能者,號稱宅男培訓營的兩年生涯來得很快也走的很快,大學生涯帶我走過心智的成長階段,而碩士呢?學到更多的是負責以及管理的能力,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