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5, 2009的文章

Tight

因為下禮拜忙事多,先給自己整理一番,會比較知道每天重點在哪。   禮拜一依然是滿滿的課程在開會,重點在於抓到每個區段的重點並寄成筆記。 禮拜二則是第二次參與English toastmaster,看看社會人士的演講內容是否差異甚多;早上的任務比較偏向把兩篇發表的論文做整理,除了final的版本外,還有付費的作業。 禮拜三-五前往彰師,因為禮拜五才輪到我報告,可能會參與大部分的會議,看看有沒有機會去旁聽一下彰師的課程。 禮拜六在苗栗,是個緩衝的日子,因為禮拜天就是噁心的腳踏車大賽,報名了挑戰組,爬上仙山,那是個連摩托車都會軟腳的路段,而弱小的肉體理所當然會軟的更快。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緊接著下禮拜又有,1.實驗室報告、2.專案計畫(自找的)跟3.英文簡報(自找的x2)還有4.研討會報告。這是傳說中的連接技嗎?反正這又不是第一次,也因為不是第一次也就沒那麼high了。   ps:最近幫同學寫跑模擬的bot,看來以後出路多一條了...就是賣天幣...0.0

Soul mate

圖片
相遇知己難也,這篇文章想談知己;成長的路途上半隨著無知與徬徨,別人的眼光總讓拳腳難以伸張,就在這種恐懼與眾不同的環境下,也就只能生產出同性質高的人們,而自信則自於既定的評分機制下得到的相對分數,最後形成單一目標化。 不同的環境本來就需要不同的模型應對,所以別再批評別人所作所為毫無用處,那只是在你理念中的最佳解罷了!偏頗又狹隘的觀點,在搭配難以忍受多元的個性,自然難以造就寬廣的視野,用機器來譬喻的話就是本身就沒什麼料,又不讓好料從外面進駐。排他性是一個指標,用來評估在團體適應的程度,如果不能有效得點,這意味著無法接受人家論點,只能憤世忌俗的批判著世界的不完美,這也代表你擁有著強烈的自我主義。 今天校慶聽了傑出校友的演講,雖然只是簡單的故事,狹雜著無數的人生觀念,只是一些價值上的差異,並非聰明才智的差別,最後就可以得到贏家跟輸家的差異,雖然陳學姊並非理工專長進入微軟,但在不同領域的奮鬥過程,最終獲得人生的成功;我想要說的是,不同領域間會有排他性,當高傲的批判別人一無是處之前,是不是就已經陷入愛於批評的迴圈之中。 從陳學姊的言行中可以歸納幾個特質 1. 專心聆聽每個人的想法 2. 熱忱的分享 3. 把對的人放在對的地方 4. enjoy yourself 5. 稱讚別人的能力 這些看不到的軟技巧,事實上也是伴隨你長久的人生技能。 等等在把合拍照弄進去